临近岁末,很多会计就会很焦虑,2020年的发票,2021年还能处理不?今天,蜜蜂岛小编就帮大家解决"跨年发票"的相关问题。
跨年发票如何报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1)属于上一年度的费用发票到本年度才报账支付
根据以上34号文,对于此类跨年发票会计人应在上一年度结束前做好准备,在已知2021年会收到2020年度费用发票的情况下,财务部应提前通知各个部门尽量在年度结束前找财务报销!
如果出现实在无法按时报销,例如出差人员12月底出差到1月才归的情况,会计应让各部门提供本部门人员发票时间为2020年预计于2021年才可报销的费用金额预估数。
然后会计一方面根据预估的金额确认相关费用和相关负债。待相关人员在2021年报账时再冲减相关负债和调整相关费用金额。
注:如果费用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作2021年的费用,如果金额较大,就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核算。
案例分享:
2020年的一张费用发票比如2000元的咨询费,去年忘记报销,去年也未计提,2021年想报销,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元
贷:库存现金 2000元
计算多交的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元
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元
解析:跨年发票入账金额较大时不应计入当期损益,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
(2)属于上一年度的业务,但是收到对方开出的发票却是次年的
对于此类发票,补追是一个办法,也可以根据34号文可做出下面处理:
将相关款项在2020年发生时直接计入相关费用,如果在次年即2021年5月31日前收到发票,可直接在202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予以扣除。
若在2021年5月31前仍未收到发票,如果按照国家税务总局28号公告也没法在规定时间补换的话,只能进行纳税调整然后等收到发票时再补追。
当然,一个有经验的财务人是不会允许发票延期半年才收回的,双方在开展合作时应约定好发票开出时间,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如果实在是碰到无良商家,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总结
跨年发票可以报销,在发票认证期内也可认证,税务上可在所得税前扣除。但是注意,时间久远的跨年发票「追补年限不得超过5年」就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了!
所以,与其苦于如何处理跨年发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源头治理,避免或者减少产生跨年发票,财务对内讲究的是按程序办事,对外也要立规矩!要做到:
1、要求员工及时报销不得拖延;
2、要求公司合作商及时开票,定期清查发票未到位企业并做好催收工作;
3、账务处理遵循权责发生制,发生费用就入账,汇算清缴做好纳税调整,保证账面不出错。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想要获取更多财税资讯、做账报税干货,请微信关注公众号:财税天天读。
-
【问】合并报表课程里面有处置股权后丧失控制权、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控股股东丧失控制权,少数股东增资不丧失控制权,控股股东增资,这些案例吗?【答】课程内容很多,少数股东的内容在课程里会有部分涉及到呢,您可以听下课
-
【问】请问一下,公司买了一辆用于销售部使用的汽车,几十万元,怎么做账,可否一次性扣除费用 ,又该如何 如账?【答】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
【问】酒店业主方与酒店管理公司会计实务【答】具体哪个问题不会呢
-
【问】应收账款怎么增加上客户的信息【答】哪个练习呢
-
【问】客户信息从哪里查出来【答】哪个练习呢
-
【问】老师您好,如果公司计划上市,请问财务可以如何开始准备?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谢谢【答】公司计划上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财务需确保财务数据合规、内控健全等
-
【问】老师你好,我想请问一下:1、预交的增值税附加税需要计提不? 2、上个月预交了增值税,进项抵扣了后会形成了退税,我在附表四预交税额那里把可以抵扣的税额填成交税的税额,(例如:我预交了2万,分次预交填5千)就没有交税和退税,那我的会计分录要体现出来不,应该怎么写分录? 3、资产总额的平均值,如果在第三季度超过5千万,但是在第四季度就没有超过5千万,公司是否还可以享受小型企业优惠?【答】预交的增值税附加税建议计提;抵减本地应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是否享受小微企业优惠看全年季度平均值呢
-
【问】购买支票本,从银行账户划扣手续费及工本费 60 元。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30 元管理费用办公费 30 元贷,银行存款建行 60 元分录是正确的吗?【答】分录正确呢
-
【问】老师,想请教一下,关于财产租赁业务申报印花税的,请问下,我们合同没有价税分离列示出来不含税金额和税额,只直接写了租金是多少,那能不能按不含税金额申报印花税,还是要按含税金额来?我们公司是出租方。【答】按含税租金
-
【问】第二个分录不明白,主营业务成本不知道咋来的,还有税费那块【答】哪个课程呢,提供下课程名称及时间点,这边对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