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1月1日起,多省市企业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没交五险一金的,惨了!
多省份发布紧急通知!
11月1日起,社保交由税务局征收!
上海市:
关于企业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征收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部署,自2020年11月1日起,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收范围
(一)企业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二)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二、征收方式及征收期限
缴费人按照现行方式和渠道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社保经办机构核定的应缴费额向税务部门缴费。其中,企业应于每月15日前向税务部门缴纳当月社会保险费,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政策规定代扣代缴;灵活就业人员按月向税务部门缴费,税务部门每月11日、21日集中扣款。
三、缴费渠道
税务部门承接原有缴费方式,同时为缴费人提供“网上、掌上、实体、自助”等多元化缴费渠道。缴费人可继续使用原社会保险费扣款账户缴费,也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单位客户端、手机APP以及办税服务厅等渠道进行缴费。
四、其他事项
由于相关部门需联合对申报缴费系统进行升级,2020年11月的缴费业务自11月10日起办理,缴费人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缴费。
参保登记、权益记录、待遇发放等业务仍由社保(医保)经办机构负责办理,缴费人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如有疑问,可以拨打12333人社服务热线或962218医保服务热线进行咨询。缴费人在办理缴费业务时如有疑问,可以拨打12366税务服务热线咨询。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参照执行。
特此公告。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2020年10月30日
四川省:
帮大家把重点划好了:
1、征收范围:与上海市一致
2、征收方式及征收期限:
1)企业应于每月25日前向税务部门缴纳当月费款,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政策规定代扣代缴。
2)灵活就业人员继续通过社保(医保)经办机构经办服务大厅、四川E社保等现有方式和渠道选择缴费档次,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缴费渠道,按月、按季或者按年向税务部门缴费,具体期限按照各险种统筹区政策执行。
3、缴费渠道:企业的缴费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单位批扣;二是社保费管理客户端;三是办税服务厅(含政务服务大厅税务征收窗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多种缴费渠道办理缴费。
湖南省:
帮大家把重点划好了:
1、征收范围:与上海市一致
2、征收方式及征收期限:
1)企业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税务部门自行申报职工各参 保险种的年度缴费工资;
2)2020年11-12月仅需申报新增异动人员缴费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保持一致。
3)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应于每月25日前向税务部门自行申报缴纳当月费款,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政策规定代扣代缴。
4)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11、12月份按原有渠道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缴费;自2021年1月1日起按月、按季或者按年向税务缴费人应当对申报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山东省:
帮大家把重点划好了:
1、征收范围:与上海市一致
2、征收方式及征收期限:
(一)山东省企业社会保险费征收采用“社保(医保)核定、税务征收”模式。缴费人按照现行方式和渠道向社保(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和人员变更登记,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社保(医保)经办机构核定的应缴费额向税务部门缴费。企业应于每月规定期限内向税务部门缴纳当月费款。
(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征收采用“缴费人向税务部门自行申报”或“社保(医保)核定、税务征收”模式,由各市税务、人社、医保部门联合确定并告知缴费人。灵活就业人员按月、按季或者按年向税务部门缴费,具体期限按照各险种统筹区政策执行。
3、缴费渠道:税务部门为缴费人提供“网上、掌上、实体、自助”等多元化缴费渠道。缴费人可以通过办税服务厅、政务服务大厅税务征收窗口、自助办税(费)终端、单位客户端、电子税务局、手机APP以及商业银行等渠道进行缴费。
今天起,这5种缴纳方式将严查!
大家知道,目前不缴、少缴社保已经成为好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潜规则”,11月1日起社保入税,对于一直合规据实申报社保的企业并没有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不规范的私企来讲,确实将会大大加大人工成本!
好多财务人员想法设法来对社保进行“纳税筹划”,在此郑重地提醒各位财务同仁:以下5种筹划社保的方式不可取!
不可取方式一: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有的会计人员筹划为通过公司账面发放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过一些收入不入账的私人账户资金来支付。
殊不知对于收入不入账的频繁交易的私人账户早已经纳入了大数据监控。
不可取方式二: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有的会计人员筹划为通过公司账面发放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过让职工到处找费用票、甚至明示或者帮着员工统一买票来顶抵工资,从而少缴个税与社保。
殊不知对于虚开虚抵发票、费用变动异常的情况早已经纳入了税局的电子眼。
不可取方式三: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有的会计人员筹划为工资+劳务费,也就是通过公司账面发放工资薪金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过员工去税局虚开劳务费发票顶抵工资,从而少缴个税与社保。
提醒:对于同一个公司的同一员工,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不能并存。
不可取方式四: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有的会计人员筹划为工资3000元,另外5000元属于不交社保的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提醒:免征个税与社保的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是任职单位向员工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即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任职单位给该员工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只有符合规定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才可以在计算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时应予剔除。
不可取方式五: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有的会计人员自以为是的筹划为这些人员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属于临时工,不需要缴纳社保,直接做个临时人员工资发放表支付就可以。
提醒:只要临时工与企业存在实际雇佣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同时参加单位的考勤、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管理,那么临时工与正式员工一样,应享受同等待遇,都需要申报个税与社保。
多省市已经发布正式通知,社保将交由税务局统一征收,以上5种方式再也行不通了!
-
【问】老师好,我们企业融资租赁,贷款买了一台车,也取得发票了,入固定资产了,但是得还完车贷以后,车辆所有权才能归我们公司,,那么这个车辆的折旧我什么时候提取合适呢?【答】从取得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的次月开始计提
-
【问】老师您好,我从事房企财务,在预售阶段给一个业主开的首付款30万预售无税率票据,但按3%预征律交了税(30/1+9%)*3%,现在处于确认收入阶段,给对方开了70万(含首付)的9%的房企发票。90万中按揭款40万,我按百分九交了税,但首付款30万,我又多交了百分三的税,这个怎么处理?还是我不用管?统一到房屋确认收入 确认增值税的时候多交的一减掉?谢谢老师指点【答】无需单独处理,在确认收入计算增值税时,用按 9% 算出的应纳税额,减去之前预缴的 3% 税款即可,多交部分一般都会自动减
-
【问】老师您好,关于房企结转成本,房子与地库及商铺三个的成本不同。房企开发阶段,平常的成本收集,进入了开发成本,六大二级科目中,确认收入的时候就需要将开发成本结转为开发产品,确认收入就得结转成本。可是我不知道房子的成本,地库的成本,商铺的成本怎么去归集?什么样的成本才属于他们各自的成本?谢谢老师指点,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这些成本,我在进行二次三次分配,给他们才能明确的计算出他们的成本。谢谢老师【答】开发成本按照成本对象核算,分为房子,地库和商铺,对于直接归属于特定对象的成本 入账时候就入到对应的成本对象 比如库房的建筑施工成本一般有单项工程结算书,或者造价审核单 直接计入 开发成本-建设安装工程-主体工程 成本项目辅助核算选择 地库
-
【问】老师你好,我们公司出差的行程公里补助费用计入什么科目了【答】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
【问】新会计入职新的建筑行业公司,哪些程序需要上层领导签字审核批准,需要准备哪些单据【答】每个企业都会不一样呢,对外付款可准备付款申请单,费用报销可准备一下费用报销单,固定资产采购提交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单,材料入库验收提供材料验收单等资料
-
【问】老师,进口业务,海关缴款书勾选的进项。是不是进口时候的增值税可以抵扣销项,关税和消费税不能抵扣【答】理解正确哈
-
【问】外贸企业的会计在实际工作中月初的流程是不是这样1.首先把帐做完,2接着申报退税 3.最后单证整理。【答】您好流程并非完全固定统一呢,此步骤有一定合理性,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一下
-
【问】生产型外贸企业需要申报增值税,一般外贸企业不需要申报增值税吗?这个步骤里面没有写【答】外贸型出口企业需申报增值税,外贸企业流程图未标注该步骤,是因这操作简单且独立于退税系统
-
【问】老师,一般纳税人,外贸企业,取得的购买办公用品,差旅费专用发票只能当普通发票入账是吗?【答】若是用于内销业务,进项税额可抵扣,若用于出口业务不得抵扣
-
【问】老师,工资缴费申报,根据步骤打开电子税务局显示图二,那是不是证明人事已经在社保端办理了此项业务,我就不用在电子税务局做任何处理了?说的缴费是交啥费?找不到缴费的界面【答】仅根据电子税务局显示情况, 不能完全确定是人事已经理了此项业务,建议您与人事确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