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年固定资产可以所得税前一次性税前扣除新政出台以后,会计圈就存在两种声音:一个是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一致,都是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或者研发费用等;第二派是会计处理仍然按照固定资产,每个月计提折旧等,只是所得税的时候进行加计扣除。
一、折扣政策规定
1、财税〔2018〕54号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2、“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并不是多扣除,是指“提前扣除”,“一次性”扣除当期纳税调减,后折旧摊销期间都进行纳税调增。
3、企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时,不强制要求企业税收和会计处理一致,允许存在税会差异。(看明白了,人家明确说是可以存在差异的,而不是一刀切,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是一样的)
二、会计和税务怎么处理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会计处理需要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处理“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产生的税会差异;
(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要伤心啊,享受政策就要增加很多会计工作量,要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案例说明
某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1日购进专门用于研发的某设备, 含税价45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设备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该研发设备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按照上述优惠政策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25%。
1、2019年购进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某设备 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 (增值税税率13%)
贷:银行存款 452
2、计提折旧
每年计提折旧=400÷10=40万元,2019年计提6个月(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为20万元。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
贷:累计折旧 20
期末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转入“研发费用”科目。
借:研发费用 2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
3、所得税这么调整
(1)税务上2019年按优惠政策计提折旧400万元,折旧产生的税会差异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00-20=380万元;
(2)研发费用可以享受75%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00×75%=300万元。
(3)A设备期末账面价值=400-20=380万元,计税基础=400-400=0万元,前者大于后者380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80×25%=9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9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95
四、有时候一次性加计扣除不划算
对于短期无法实现盈利的亏损企业而言,选择实行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会进一步加大亏损,且由于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的限制,该亏损可能无法得到弥补,实际上减少了税前扣除额。
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可自行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但为避免恶意套取税收优惠,公告明确企业未选择享受的,以后年度不得再变更。这个正常不是闹着玩的,不享受以后就不可以享受了!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以后年度不得再变更的规定是针对单个固定资产而言,单个固定资产未选择享受的,不影响其他固定资产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比如公司买了一个B超机花了10万,当时没有享受优惠,以后又买了一个胎心监护机20万,这个20万还是可以继续由你们自己选择的!
五、这样做的会计处理要抓紧调帐
甲公司今年1月份买了一辆车假若金额36万元。
借:管理费用-车辆费用 36万元
贷:银行存款 36万元
提醒:这样任性的会计处理是错误的!
正确的处理在这:
甲公司今年1月份买了一辆车假若金额36万元。
借:固定资产-汽车 36万元
贷:银行存款 36万元假若按照3年折旧,不考虑净残值,月折旧额就是1万元
2月份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1万元
贷:累计折旧 1万元
3月份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1万元
贷:累计折旧 1万元
-
【问】为什么解析的答案和选择的答案不一致啊 很多题目都是这样噢【答】可能是系统问题,已经更新了,您刷新看下哈
-
【问】为什么B和C的答案是一样的【答】已经更新了哈
-
【问】想知道清晰的解析计算讲解过程【答】账面价值 = 160000元−45000元=115000元,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各种清理费用加入到清理总成本,清理总成本=115000元+3000元=118000元,净损益=113000元-118000元=−5000元
-
【问】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5000(资料2)(资料3),45000应该是M、N负担的,题解里直接是N产品负担了,不对吧?【答】制造费用总额 = 资料(2)车间管理人员薪酬15,000元 + 资料(3)折旧45,000元 + 维修费15,000元 = 75,000元,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 75,000 × 60% = 45,000元
-
【问】可以解释一下选项B吗?不是很清楚【答】代扣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应贷记 “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 科目 30 万元
-
【问】我理解入账是不含税的吗?【答】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商品售价 50000 元是不含税,增值税税额 6500 元是需要由乙公司承担并支付给甲公司的,这部分增值税要计入应收账款,同时,甲公司代乙公司垫付的运费 200 元也应计入应收账款
-
【问】这一题目,并没有说哪一年亏损多少钱【答】系统已经更新了
-
【问】书上不是说其他应付款不包括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吗,【答】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付款” 项目需要根据 “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来填列
-
【问】答案有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A【答】答案是 D,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计入资产成本,因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为不含税价款 8000万元,选项A正确
-
【问】为什么这个30万元不算公益性捐赠,而且算出来的156万元也比180大,不应该调整吗【答】30 万元属于公益性捐赠,且算出来的 156 万元是针对除目标脱贫地区扶贫捐赠外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扣除限额,180 万元的扶贫捐赠可据实扣除,不需要与该限额比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