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财务人员一定要明确公司签订的合同中,什么合同要交印花税,什么合同不用交印花税。
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可以看是否有对应的税目,税目往往能反映相应的征收对象,部分纳税人未正确认识印花税的征收范围,致使自身存在未报、漏报印花税风险,引起了税务部门的关注。
下面蜜蜜用一个案例来跟大伙说说~
案例概况:
A是2015年设立的主营业务为室内外装饰装修、建筑幕墙、消防设施等工程的企业,因预缴税款真实性存疑,税务人员对其涉税情况展开了风险核查。
核查人员在查看纳税人2016-2018的申报记录时,注意到该纳税人在这三年均无印花税申报记录,不符合常理。
核查人员询问该企业财务人员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购销合同等是否有按规定申报印花税,企业人员回复因公司业务量较小,没有请专业的会计,不知道这些合同需要申报印花税。
核查人员为企业人员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等相关政策文件,告知企业经常会签订的诸如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等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是印花税的应税凭证,并耐心指导企业进行自查补税,最终企业承认自身存在未按规定申报及缴纳印花税的行为,并补缴2016-2018年印花税、滞纳金及罚款。
1、风险提示
印花税金额虽小,影响企业纳税信用事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下列凭证为应税凭证: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权利、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企业签订或取得相应应税凭证时,应及时申报及缴纳印花税,避免涉入税务风险。
2、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1988〕财税字第255号)
注:政策如有变动,请以最新政策法规为准
-
【问】想知道清晰的解析计算讲解过程【答】账面价值 = 160000元−45000元=115000元,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各种清理费用加入到清理总成本,清理总成本=115000元+3000元=118000元,净损益=113000元-118000元=−5000元
-
【问】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5000(资料2)(资料3),45000应该是M、N负担的,题解里直接是N产品负担了,不对吧?【答】制造费用总额 = 资料(2)车间管理人员薪酬15,000元 + 资料(3)折旧45,000元 + 维修费15,000元 = 75,000元,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 75,000 × 60% = 45,000元
-
【问】可以解释一下选项B吗?不是很清楚【答】代扣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应贷记 “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 科目 30 万元
-
【问】我理解入账是不含税的吗?【答】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商品售价 50000 元是不含税,增值税税额 6500 元是需要由乙公司承担并支付给甲公司的,这部分增值税要计入应收账款,同时,甲公司代乙公司垫付的运费 200 元也应计入应收账款
-
【问】这一题目,并没有说哪一年亏损多少钱【答】系统已经更新了
-
【问】书上不是说其他应付款不包括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吗,【答】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付款” 项目需要根据 “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来填列
-
【问】答案有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A【答】答案是 D,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计入资产成本,因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为不含税价款 8000万元,选项A正确
-
【问】为什么这个30万元不算公益性捐赠,而且算出来的156万元也比180大,不应该调整吗【答】30 万元属于公益性捐赠,且算出来的 156 万元是针对除目标脱贫地区扶贫捐赠外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扣除限额,180 万元的扶贫捐赠可据实扣除,不需要与该限额比较调整
-
【问】为什么选择剩余收益指标评价是否投资。【答】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实际上是分析该项投资是否给投资中心带来了更多的超额收入,所以如果用剩余收益指标来衡量投资中心业绩,投资后剩余收益增加了60万元(360-300),则A投资中心应该接受这项投资。
-
【问】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500+900)54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一一成本800 ——公允价值变动100 银行存款4500借:其他综合收益1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初始投资成本5400大于应享有的份额5100(即17000×30%),因此不做调整。 其他权益工具转长投权益法,投资成本不是原投资公允+新增投资公允吗?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7000万元,各项可辨认净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原投资公允应该是17000*5%=850万元,原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是900万元,证明增加投资日其他权益工具公允下降了50万元。那投资成本应该是4500+850=5350万元【答】5%增加到30%,金融资产转为权益法(增资)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新取得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