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局发布的政策规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在2021年1季度就能享受2.5%了!
估计很多纳税人打开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的时候已经发现,系统已经自动减半了(申报表先改了,政策文件暂时未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型微利企业最新优惠政策!
一、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
一、两会报告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
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二、申报表先行——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
1.截止本文章发布(2021年4月2日12:00)没有具体文件
2.申报表已经修改了 (1)登录电子税务局
(2)自动计算修改了报表
【补充原政策】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
,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
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
,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什么是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三、小型微利企业与小微企业,有什么不同?
“小微企业”是一个习惯性叫法,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目前所说的“小微企业”是和“大中企业”相对来讲的。如果要找一个比较接近的解释,那就是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1年6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16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可以理解为其中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的出处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其特点不只体现在“小型”上,还要求“微利”,主要用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
四、新政策怎么计算税费
目前小型微利企业正在执行的
税收优惠
是: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按目前执行的这个政策举个例子,和新政策对比一下:
案例1:
A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2020年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从业人数150人,应纳税所得额为280万元,那么,A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
解析:
应纳税所得不超过100万的部分:100*25%*20%=5万元,实际税负率为5%
应纳税所得超过100万,但不超过300万的部分:(280-100)*50%*20%=18万元
A公司2020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5+18=23万元
案例2:
A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2021年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从业人数150人,应纳税所得额为280万元,按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新政策,2021年A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
解析:
应纳税所得不超过100万的部分:100*25%/2*20%=2.5万元,实际税负率为2.5%
应纳税所得超过100万,但不超过300万的部分,这部分和现有政策一样,没有再给新的优惠:(280-100)*50%*20%=18万元
按新政策,A公司2021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2.5+18=20.5万元;新旧政策下,企业所得税相差2.5万元。
(来源:小陈税务08、二哥税税念、老李聊财税、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税务)
-
【问】出口退税业务,我公司现在申报退税,税务局以我们未收汇卡资料。我们合同约定了收汇时间在次年的6月30日。我想咨询有没有未收汇可以退税的政策文件【答】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必须要收了才给退税,有些地方则没有这样子要求,您可看下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9号
-
【问】怎么用ppt做出这四种形状来哦【答】这个免费的,你看看应该有这功能,是AI出PPT呢
-
【问】建筑业扣除分包款,用已收取未支付的分包票可以吗?公告上虽然说的是“支付的分包款”,但是在实际的业务中是否可以将收到暂时未支付的分包款扣除?比如一个工程合同价款500万,企业给甲方开票500万,企业取得了100万分包款但是一直没有支付,等实际支付的时候都已经过了申报期了,这怎么操作?【答】政策规定是需 “支付的分包款” 才能扣除,理论上未支付的分包款(即使已取得发票)不能扣, 实际操作中,多数地区预缴和申报时严格按 “支付” 执行,未支付则不可扣,少数地区可能按合同约定付款时间认定, 若申报期后才支付,可在支付当期申报时调整,建议提前与主管税局确认当地扣除操作流程
-
【问】在电商会计课程中,不理解这句话,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权收取的对价金额,【答】企业卖了商品后,有权利收到、且预期能实际收到的钱
-
【问】老师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我们有个项目在异地,在6月份开了发票,在7月份的预交了增值税,我想请问一下我预交的增值税的账是做在6月份还是在7月份【答】7 月份
-
【问】电脑没有轴旁,怎么才能把标签放在右边呀。【答】点下坐标轴,右键菜单中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点击“标签”,标签位置选择“高”
-
【问】这种表格怎么做这么多格子【答】点击 “开始” 选项卡 - “边框” 按钮,选择合适的边框样式,为表格添加边框
-
【问】前任财务电子税务局报的表应交税费都是负数报的,我现在接手了有必要调表不调账做个调整分录吗?如果需要的话那分录是啥?另外这个调与不调有啥影响和区别?影响企业的利润??【答】这个负数是正常的呢
-
【问】老师好,暂估入账的问题还是有点模糊,比如我铺货金额是4794元,都入库了。那就借:库存商品-暂估,贷:应付账款 。比如就卖了300块,销售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月末正常结转成本是吗?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暂估300,然后开发票时,在借:库存商品,贷库存商品-暂估。可是我这种分录是瘸腿的。贷方多一个库存商品-暂估,老师,给我一个正确思路被,越来越迷糊?【答】借:库存商品 - 暂估,贷:应付账款,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后续收到供应商发票红字冲销原暂估,借:库存商品-暂估 (红字),贷:应付账款 (红字),按发票金额重新入账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账款
-
【问】老师好,我们酒店卖这种冰箱贴,先给铺货,啥时候结算,啥时候给开了发票,我是先入库?还是先暂估入账,分录是借:库存商品-开原印象冰箱贴-暂估入账。贷:应付账款么?还是怎么处理更合适?我小白,请说详细一点?【答】先暂估借:库存商品 — 开原印象冰箱贴 —暂估入库,贷:应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