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问一般纳税人公司,有收入但不需要开票怎么做账?那么,就来说说相关的财税问题
一、一般纳税人资格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是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
注: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二、未开票收入
未开票收入是指在法律许可条件下,销售的确认条件已达到(货已发,款已到),但没开发票。在实际中,公司间产生的交易,也存在这种现象。
可能由于价格不确定、购货方不急需发票、开票条件不成熟等原因没有发票。就会出现这现象:货已发,对方应计应收账款的贷方。
三、未开票收入账务处理
当公司销售货品,对方不取得发票,然而,产生未开票收入。原则上来说,要按收入账务处理。不入账,则属于偷税行为!
那如何账务处理的呢?看以下内容:
未开票收入直接按开票方式入账。
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提醒:入了账,记得次月申报时,无票收入在税控系统中有专门的填报栏,报完税局也不会找麻烦了。
四、入账前,再确认是否要票
无票收入入账前,再确认清楚,对方以后还会不会要发票!若需要发票的话,可以留开票后再做收入,避免进行调整。
若出现确实已入账的不需开票,后来需要票时,可先冲销入账时的记账凭证,再开票重做收入,成本不用处理。但是,税控系统内要做适当调整,冲减无票收入,增加开票收入。
分录如下:
1)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开发票时进行冲回未开票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公司
五、已交税后一定要补开发票吗?
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未开票收入已交纳的要补开发票,否则销售额与纳税额不匹配。所以按照税法规定,已确定收入,就需缴纳税金。
在合法避税等条件可产生未开票收入,是国家为了缓解个人或企业生存压力的一项默许收入。
所以,购买方要求的话,是需要的。购买方不要求,可以不开。
-
【问】为什么解析的答案和选择的答案不一致啊 很多题目都是这样噢【答】可能是系统问题,已经更新了,您刷新看下哈
-
【问】为什么B和C的答案是一样的【答】已经更新了哈
-
【问】想知道清晰的解析计算讲解过程【答】账面价值 = 160000元−45000元=115000元,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各种清理费用加入到清理总成本,清理总成本=115000元+3000元=118000元,净损益=113000元-118000元=−5000元
-
【问】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5000(资料2)(资料3),45000应该是M、N负担的,题解里直接是N产品负担了,不对吧?【答】制造费用总额 = 资料(2)车间管理人员薪酬15,000元 + 资料(3)折旧45,000元 + 维修费15,000元 = 75,000元,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 75,000 × 60% = 45,000元
-
【问】可以解释一下选项B吗?不是很清楚【答】代扣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应贷记 “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 科目 30 万元
-
【问】我理解入账是不含税的吗?【答】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商品售价 50000 元是不含税,增值税税额 6500 元是需要由乙公司承担并支付给甲公司的,这部分增值税要计入应收账款,同时,甲公司代乙公司垫付的运费 200 元也应计入应收账款
-
【问】这一题目,并没有说哪一年亏损多少钱【答】系统已经更新了
-
【问】书上不是说其他应付款不包括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吗,【答】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付款” 项目需要根据 “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来填列
-
【问】答案有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A【答】答案是 D,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计入资产成本,因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为不含税价款 8000万元,选项A正确
-
【问】为什么这个30万元不算公益性捐赠,而且算出来的156万元也比180大,不应该调整吗【答】30 万元属于公益性捐赠,且算出来的 156 万元是针对除目标脱贫地区扶贫捐赠外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扣除限额,180 万元的扶贫捐赠可据实扣除,不需要与该限额比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