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局明确“未开票收入”申报就这么填
成都税务在《关于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新规的最新温馨提示》中对一般纳税人未开票收入的申报做了以下温馨提示,解除了纳税人的困惑。
1.发生未开票纳税义务期间,申报增值税仍然在“未开票收入“栏填列正数销售额即可,但需要保留有关的证据,如合同、收款记录等,以备日后查证。
2.如果对未开票收入在日后开具发票,则对开具发票期间,申报增值税在“未开票收入“填列负数冲减,系统会启动异常比对处理程序,需要到大厅接受审核,并提交前期取得未开票收入的记账凭证、当期开具的发票等作为证明,申请正常申报和解锁税控设备。
以上是引用成都税务局的具体规定,至于其他地方如何处理,可以借鉴和参考成都税务局的做法!但具体还是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为准!
二、未开票收入做账、申报方案
发生未开票收入时候通过未开具发票栏申报,后期开票再通过抵减开票栏销售额方式申报。
一般纳税人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今年端午节期间,甲公司把自己公司生产的一批粽子作为节日福利发放给员工,这批粽子的成本为50万元,对外销售的价格是不含税100万会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贷:库存商品 50
注意:甲公司虽然没有发生对外销售业务,也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其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应该视同销售,增值税上应做未开票收入,按照未开票收入做增值税申报。
三、未开票收入管理要点
1、未开票收入不仅要做好申报,还应做好管理工作1、未开票收入申报后,应做台账登记未开票明细
2、后期补开票及时从台账中扣减,避免重复开票和纳税的情况
3、对已经确定不需要补开票的,财务上及时做收入处理。
纳税人需注意的关键点
不管你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你要明确这些内容。
1、你是按照纳税义务时间来申报增值税,开票并不是唯一标准,如果达到纳税义务时间,就算没有开票也要申报,这就是我们说的未开票收入申报。
2、进行未开票收入申报后,纳税人需要做好未开票申报的明细台账,这个是非常必要的,后期补开了多少发票直接从台账中减除,这样未开票的收入申报就非常清晰,不至于自己把自己搞混,在应对税务检查时候也能说的清楚。
3、未开票收入申报其实就是个时间差,不管怎么操作,税只能申报一次,绝对不可能重复申报,当期如果申报了,后期开票了就不可能再申报一次,肯定要想办法减除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
【问】请问老师:美元存款为什么是用7.16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答】“7月15日收到6月份应收账款100万美元直接售给中国银行,当日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16人民币元”,银行是买入美元,付人民币给企业的,因此企业得到的人民币是100*7.16
-
【问】请问老师:1-3选项不是属于计算错误吗?为什么属于政策变更?【答】ABC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列报的原则的改变,并不是计算错误
-
【问】请问老师:为什么需要调整2×19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答】“甲公司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允许调整2×20年的应交所得税”,不能调整2x19年的应交所得税(即不能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所以所得税影响只能调整2x19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只能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
【问】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入投资收益吗?【答】不需要,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
-
【问】其他权益工具公允变动27,对方科目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转换为成本法时这27的其他综合收益不是要结转到留存收益吗?【答】因为同一控制下不是正常的出售行为,不视同销售,即其他综合收益不予结转
-
【问】该生产线未来付款额的折现额=300÷(1+10%)+400÷(1+10%)+300÷(1+10%)=828.7万元;300/1.1=272.73,400/1.1=363.64;折现额不应该是909.10吗?【答】注意(1+10%)²及(1+10%)³
-
【问】想问下老师采购人员的差旅费是不入到原材料的初始入账价值中吗?是算管理费用?但是这个采购费不是因为采购原材料才发生的吗?为啥不能算原材料的成本?【答】采购人员差旅费属于管理费用不计入原材料成本
-
【问】为啥要多减4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应该是运输途中产生的销售费用14.4万元吗?【答】减值总金额是14.4,减去已有金额4,就是计提10.4
-
【问】答案解析不正确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核心包括:坚持诚信,守法奉公;坚持准则,守责敬业;坚持学习,守正创新。A选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核心吧,为啥选A?【答】选B哈已更新
-
【问】为什么当月要计提折旧?【答】您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遵循 “当月增加当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不计提” 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