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攻略,“会”人一步,占尽先机。为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1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预习知识点,每天都会更新哦~
今天我们来学习:现金净流量的确定
(1)投资期现金净流量

(2)营业期现金净流量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3)终结点净现金流量
回收垫支的营运资金
回收长期资产残值
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账面价值-变价净收入)×所得税税率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要增加投资,有两个备选方案:
资料一:甲方案需要固定资产建设投资110万,投资期期初一次投入,投资期为1年,项目运营期10年,税法规定的残值为10万,投资期期末需要垫支营运资金20万元,预计项目终结可以收回,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的营业收入为60万元,付现成本为4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项目终结预计回收的最终残值为4万。
资料二:乙方案需要固定资产投资100万,投资期为0,项目寿命期10年,税法规定的残值为10万,流动资产增加30万,经营流动负债增加20万,预计投产后每年增加的税后营业利润为10万元,项目终结预计回收的最终残值为10万。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方案下列指标:
①投资期期初和期末的净现金流量;
②计算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
③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净流量;
④计算终结期回收的现金净流量。
(2)根据资料二,计算乙方案下列指标:
①投资期期初的净现金流量;
②计算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
③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净流量;
④计算终结期回收的现金净流量。
【答案】(1)①NCF0=-110;NCF1=10
②折旧=(110-10)/10=10万
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抵税=60×(1-25%)-40×(1-25%)+10×25%=17.5(万元),
或: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60-40-10)×(1-25%)+10=17.5(万元)
③该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净流量=报废时净残值+清理损失抵税=4+(10-4)×25%=5.5(万元)
④回收现金净流量=5.5+10=15.5(万元)
(2)①NCF0=-100-(30-20)=-110
②折旧=(100-10)/10=9万
年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10+9=19(万元)
③该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净流量=报废时净残值+清理损失抵税=10+0=10(万元)
④回收现金净流量=10+10=20(万元)。
-
【问】这题麻烦解释一下B?【答】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后期计提较少的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往往效率更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前期多提折旧,能更合理地将固定资产的成本与各期实现的收入相配比
-
【问】假设下降10%,敏感系数-2.5 如果假设上涨10%,这不答案就变了【答】答案是不变的,这个不受变动百分比的影响,结果是一样的
-
【问】选择B付款日期不属于汇票绝对记载事项之一,答案有问题吗?【答】答案正确呢,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票除记载纸质商业汇票的七大绝对记载事项外,还必须记载出票人名称、票据到期日(付款日期)两项内容,选BCD正确
-
【问】背书人记载“不得转让”,后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无票据责任:仅对其直接后手承担票据责任,对后续所有再受让的后手均不承担任何票据责任,这题难道不是正确的吗?【答】您说的是纸质汇票背书的规定,这题目是电子商业汇票的背书人,所以是电子商业汇票不得继续背书
-
【问】应该是包含制造费用是吗?【答】存货的加工成本应该包含分配的制造费用
-
【问】请问老师,解析中如果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分录里每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的逻辑怎么理解?不太明白这个分录。【答】首先是评估增值,因为资产账面价值增加,从而大于计税基础,所以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后来资产摊销价值减少,即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其次是内部交易,抵消资产价值,资产减少,从而小于计税基础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问】老师,这道题债务重组的相关分录是什么?【答】借:投资收益1200,资本公积600 贷:其他应付款1800
-
【问】请问老师:美元存款为什么是用7.16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答】“7月15日收到6月份应收账款100万美元直接售给中国银行,当日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16人民币元”,银行是买入美元,付人民币给企业的,因此企业得到的人民币是100*7.16
-
【问】请问老师:1-3选项不是属于计算错误吗?为什么属于政策变更?【答】ABC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列报的原则的改变,并不是计算错误
-
【问】请问老师:为什么需要调整2×19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答】“甲公司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允许调整2×20年的应交所得税”,不能调整2x19年的应交所得税(即不能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所以所得税影响只能调整2x19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只能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