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多多少少会面对这种情况,工作 中有很多这样的老板:" 公司是我开的,钱是公司的,所以,我 = 公司 = 钱,我 = 钱 "。终结论就是,公司的钱就是我个人的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就是左口袋进有口袋,不需要交税。
可能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难道没有支配权吗?税务局为什么还要过来分一杯羹?老板不懂税法这样认为情有可原,但是作为公司负责报税的你不严格把关的话,那么公司就要出大事了。
案例
有一个老板在前些年开了一家公司,生意还算红火,后来自己需要买一套房子改善改善生活,于是便从自己所开的公里 " 借 " 走了 350 万元拿去买房子了。公司少了 350 万那必须把帐做平呀,于是当时公司的会计是这样做账的: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老板借款35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50万元
这笔借款一借就是多年,一直挂在 " 其他应收款 " 下没有归还。大家看看这样处理有什么问题吗?肯定很多老板会说我也是这样做的呀!也有很多老板在公司刚设立时是先把一笔钱转入公司账上转一圈后又转走了,当老板把钱转进来的时候是这样做账的: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老板入股
抽走时也是把抽走的资金作为股东借款挂在 " 其他应收款 " 账下长期不归还。以上这些会计处理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今年 " 税务严打 " 的大环境下,这么做是致命的!当地的税局在对这老板的公司税务稽查中,在公司的 " 其他应收款 " 下发现了这笔老板转走多年都没有归还的 350 万元 " 借款 ",税局的同志看后把桌子一拍:这还了得,纳税!最后对老板这笔借走的 350 万依照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计征个人所得税 70 万元,并对少扣缴税款处于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即 35 万元,一共 105 万就这么的没有了。为什么这借走的 350 万元会被认定为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呢?因为在 2003 年时国家税务总局就曾下发了一个文(财税【2003】158 号),其中在该文的第二条中规定 " 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
由此可见,公司虽然是老板的,但是却不是老板的小金库,老板从公司帐上抽走资金长期不还拿去干别的什么事那是不行的。
如何应对?
一般来说,这样做不合法,除非是属于暂时性借款、分配利润等特殊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将其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因此当老板想向公司借钱的时候,要让老板知道这方面法律的相关文件和流程,才能避免公司遭受更大灾难。
-
【问】医疗期内,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不是说不能低于吗?【答】医疗期内,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因此 “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正确
-
【问】答案解析与正确选项是不是有背离啊?这样解释的话,4个选项都正确了【答】选项 A:只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如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等 )才可以选择简易计税,选项 B:是电影放映服务可选择简易计税,而电影发行服务不在可选择简易计税的范围内
-
【问】老师,这题好像不对,应该是16500(资料1)+20000+21000(资料2)+100000(资料3)=157500【答】A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利润总额
-
【问】这题的a选项为什么不对8周岁以下和未满8周岁不是一个意思吗【答】《民法典》中对于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界定: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A可能会让人有模糊理解,比如是否包含 8 周岁本身
-
【问】老师,资料3和资料4是重复的【答】您是指哪道题呢
-
【问】老师,请问,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0,盈余公积1000,这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答】股本:面值 1 元 / 股,共 1000 万股,需冲减 1000 万元,库存股成本:1000万股×4元/股=4000万元,差额:4000 万 - 1000 万 = 3000 万元,需依次冲减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余额为 2000 万元,全部冲减后剩余差额为: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剩余的 1000 万元差额需冲减盈余公积
-
【问】为什么解析的答案和选择的答案不一致啊 很多题目都是这样噢【答】可能是系统问题,已经更新了,您刷新看下哈
-
【问】为什么B和C的答案是一样的【答】已经更新了哈
-
【问】想知道清晰的解析计算讲解过程【答】账面价值 = 160000元−45000元=115000元,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各种清理费用加入到清理总成本,清理总成本=115000元+3000元=118000元,净损益=113000元-118000元=−5000元
-
【问】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5000(资料2)(资料3),45000应该是M、N负担的,题解里直接是N产品负担了,不对吧?【答】制造费用总额 = 资料(2)车间管理人员薪酬15,000元 + 资料(3)折旧45,000元 + 维修费15,000元 = 75,000元,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 75,000 × 60% = 4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