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共有三个,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因为很多中级考生都是在职考生,有着工作甚至家庭的羁绊,学习时间比较少,所以三个科目如何搭配备考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分了四种搭配情况:
一、《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难度系数:★★★★★
对于学习时间比较充足、会计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建议可以一次备考三科。只要有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年拿下中级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会计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就不会很吃力,学习时间充足就可以把精力放在《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这两科偏记忆的科目。所以,综上所述,一年备考三科也是可行的。
二、《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
难度系数:★★★★☆
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皆以理解和运用为主,并且两科联系较为紧密,适合在一块学习。不过这种搭配方式适合基础较好的考生。因为中级会计实务可以说是公认难度最大的一科。其考查范围广、出题形式灵活、综合性强。如果考生没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起来是比较吃力的。财务管理难度适中,主要是公式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难度在于很多公式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但是考生可以通过刷题的方式记忆公式,掌握答题技巧。
三、《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
难度系数:★★★☆☆
这两个科目的搭配属于难易结合,这样的搭配将难度最大的《中级会计实务》放在第一年,可以减少第二年万一没通过的风险,而且因《经济法》较简单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级会计实务》上,争取第一年就通过,这样可以减少第二年的备考压力。
四、《财务管理》+《经济法》
难度系数:★★☆☆☆
这种搭配方式适合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因为两科都是偏记忆的科目。《经济法》可以说是中级会计考试中比较简单的科目了,主要的难点就是需要记忆很多法律条文。学起来会比较枯燥。考生可以结合历年真题和题库进行练习。这样的搭配考生的通过率会比较高。
看完以上的建议相信大家心里一定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不管科目如何搭配,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中级会计证能为我们带来不少好处。升职加薪,跳槽转行,中级会计证都会是一个好帮手!
-
【问】答案解析与正确选项是不是有背离啊?这样解释的话,4个选项都正确了【答】选项 A:只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如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等 )才可以选择简易计税,选项 B:是电影放映服务可选择简易计税,而电影发行服务不在可选择简易计税的范围内
-
【问】老师,这题好像不对,应该是16500(资料1)+20000+21000(资料2)+100000(资料3)=157500【答】A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利润总额
-
【问】这题的a选项为什么不对8周岁以下和未满8周岁不是一个意思吗【答】《民法典》中对于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界定: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A可能会让人有模糊理解,比如是否包含 8 周岁本身
-
【问】老师,资料3和资料4是重复的【答】您是指哪道题呢
-
【问】老师,请问,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0,盈余公积1000,这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答】股本:面值 1 元 / 股,共 1000 万股,需冲减 1000 万元,库存股成本:1000万股×4元/股=4000万元,差额:4000 万 - 1000 万 = 3000 万元,需依次冲减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余额为 2000 万元,全部冲减后剩余差额为: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剩余的 1000 万元差额需冲减盈余公积
-
【问】为什么解析的答案和选择的答案不一致啊 很多题目都是这样噢【答】可能是系统问题,已经更新了,您刷新看下哈
-
【问】为什么B和C的答案是一样的【答】已经更新了哈
-
【问】想知道清晰的解析计算讲解过程【答】账面价值 = 160000元−45000元=115000元,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各种清理费用加入到清理总成本,清理总成本=115000元+3000元=118000元,净损益=113000元-118000元=−5000元
-
【问】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5000(资料2)(资料3),45000应该是M、N负担的,题解里直接是N产品负担了,不对吧?【答】制造费用总额 = 资料(2)车间管理人员薪酬15,000元 + 资料(3)折旧45,000元 + 维修费15,000元 = 75,000元,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 75,000 × 60% = 45,000元
-
【问】可以解释一下选项B吗?不是很清楚【答】代扣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应贷记 “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 科目 3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