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共有三个,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因为很多中级考生都是在职考生,有着工作甚至家庭的羁绊,学习时间比较少,所以三个科目如何搭配备考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分了四种搭配情况:
一、《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难度系数:★★★★★
对于学习时间比较充足、会计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建议可以一次备考三科。只要有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年拿下中级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会计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就不会很吃力,学习时间充足就可以把精力放在《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这两科偏记忆的科目。所以,综上所述,一年备考三科也是可行的。
二、《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
难度系数:★★★★☆
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皆以理解和运用为主,并且两科联系较为紧密,适合在一块学习。不过这种搭配方式适合基础较好的考生。因为中级会计实务可以说是公认难度最大的一科。其考查范围广、出题形式灵活、综合性强。如果考生没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起来是比较吃力的。财务管理难度适中,主要是公式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难度在于很多公式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但是考生可以通过刷题的方式记忆公式,掌握答题技巧。
三、《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
难度系数:★★★☆☆
这两个科目的搭配属于难易结合,这样的搭配将难度最大的《中级会计实务》放在第一年,可以减少第二年万一没通过的风险,而且因《经济法》较简单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级会计实务》上,争取第一年就通过,这样可以减少第二年的备考压力。
四、《财务管理》+《经济法》
难度系数:★★☆☆☆
这种搭配方式适合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因为两科都是偏记忆的科目。《经济法》可以说是中级会计考试中比较简单的科目了,主要的难点就是需要记忆很多法律条文。学起来会比较枯燥。考生可以结合历年真题和题库进行练习。这样的搭配考生的通过率会比较高。
看完以上的建议相信大家心里一定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不管科目如何搭配,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中级会计证能为我们带来不少好处。升职加薪,跳槽转行,中级会计证都会是一个好帮手!
-
【问】这题麻烦解释一下B?【答】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后期计提较少的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往往效率更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前期多提折旧,能更合理地将固定资产的成本与各期实现的收入相配比
-
【问】假设下降10%,敏感系数-2.5 如果假设上涨10%,这不答案就变了【答】答案是不变的,这个不受变动百分比的影响,结果是一样的
-
【问】选择B付款日期不属于汇票绝对记载事项之一,答案有问题吗?【答】答案正确呢,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票除记载纸质商业汇票的七大绝对记载事项外,还必须记载出票人名称、票据到期日(付款日期)两项内容,选BCD正确
-
【问】背书人记载“不得转让”,后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无票据责任:仅对其直接后手承担票据责任,对后续所有再受让的后手均不承担任何票据责任,这题难道不是正确的吗?【答】您说的是纸质汇票背书的规定,这题目是电子商业汇票的背书人,所以是电子商业汇票不得继续背书
-
【问】应该是包含制造费用是吗?【答】存货的加工成本应该包含分配的制造费用
-
【问】请问老师,解析中如果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分录里每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的逻辑怎么理解?不太明白这个分录。【答】首先是评估增值,因为资产账面价值增加,从而大于计税基础,所以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后来资产摊销价值减少,即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其次是内部交易,抵消资产价值,资产减少,从而小于计税基础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问】老师,这道题债务重组的相关分录是什么?【答】借:投资收益1200,资本公积600 贷:其他应付款1800
-
【问】请问老师:美元存款为什么是用7.16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答】“7月15日收到6月份应收账款100万美元直接售给中国银行,当日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16人民币元”,银行是买入美元,付人民币给企业的,因此企业得到的人民币是100*7.16
-
【问】请问老师:1-3选项不是属于计算错误吗?为什么属于政策变更?【答】ABC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列报的原则的改变,并不是计算错误
-
【问】请问老师:为什么需要调整2×19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答】“甲公司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允许调整2×20年的应交所得税”,不能调整2x19年的应交所得税(即不能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所以所得税影响只能调整2x19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只能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