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会计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试算平衡公式】
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试算平衡公式】
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坏账准备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销售商品的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有关税的计算公式】
1.增值税: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2.消费税: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3.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
4.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计算公式】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货币资金项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应付款项目=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预付款项项目=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中有关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预收款项项目=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项目=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借款项目=长期借款-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且不能自主清偿的长期借款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项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在建工程项目=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货项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
【现金流量表结构公式】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蜜蜂岛财经
下载【公式】PDF打印版

-
【问】老师,你好,我现做初始设置的会计科目,应收帐款增加二级科目后,保存不了,怎么回事【答】哪个练习题呢,提供图片这边看一下哈
-
【问】记账凭证红字这么弄出来的【答】可输入负号
-
【问】车间的损耗率怎么算?【答】损耗率 =损耗量 ÷ 总投入量
-
【问】控股合并之同一:合并日是2016年6月30日,为什么在做期初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分录时要取天华股份2015年7月-12月的净利润数据?期初调整不考虑本期净利润的吧【答】同一控制下合并需追溯调整至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的时点,2015 年 7-12 月净利润是合并日前的累计权益变动,需纳入 2016 年期初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以反映截至期初母公司应享有的权益,而 2016 年 1-6 月净利润属合并当期数据,不在期初调整中体现
-
【问】实训操作 这个答案有三级科目 可是我添加科目里面提醒我只能添加到二级 也就是添加到国外就添加不了了 提示我系统没有这个 但是答案有三级科目 这种怎么操作呢 也提交不起【答】您是哪个练习,请您提供下图片,一般在辅助核算里添加后,在会计科目模块新增即可,添加的时候注意会计科目编码等填写正确
-
【问】第二节:控股合并之同一,12分37秒,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为什么是用应抵消净资产-母公司长投数?之前的案例中讲的是按比例抵消资本公积中的金额【答】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视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层面始终属于同一会计主体,合并报表需体现被合并方资产、负债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的账面价值持续计算的结果,同一控制下合并的模拟权益法调整,与非同一控制下的调整逻辑存在差异,其核心是为了后续抵消分录的编制,而非完全按权益法核算原理
-
【问】公司的水费、电费发票抬头是房东的,办公场地是租的,可以报销吗?出纳怎么做账【答】您好可报销,借:管理费用 - 办公费 --水电费,贷:银行存款等
-
【问】第六讲:M集团公司20x3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② 中对于m10公司,为什么要用100%的投资比例去调整而不是用50%去调整?老师讲的听不清楚,不理解【答】M集团对外资本运作都是M10公司在操作,M集团与小股东签了协议,超额亏损全由母公司承担而小股东就不用管
-
【问】生产型进出口企业,7月份要出口,但是7月份进项取得不够,什么时间勾选申请退税?【答】可月底前完成勾选认证
-
【问】第二部分第一讲中,简式会计报表合并条件三:子公司期末存货250万元全部系由母公司购入的,母公司存货的成本为200万元,那为什么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只抵消了50万元的存货呢,不应该抵消250万元吗,因为真实的存货金额就是200万【答】抵消存货金额遵循的是消除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的原则,而非全额抵消子公司从母公司购入存货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