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级经济法》教材变动情况分析
一、教材整体变动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2020年《中级经济法》教材变动较大,不仅涉及章节结构的调整,更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调整。
主要的结构调整是删除原第三章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内容,将原第三章第二节合伙企业法的内容拆分为了五节的内容。
实质性内容变动较大的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四章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进行大幅度修改。第六章也是根据新政策更新,比如我们周知的增值税税率调整等。第七章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弥补期限由5年延长至10年的规定,新增金融企业相关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抵免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政策税收优惠的规定。值得庆幸的是,第八章的变动主要体现为内容的大幅度简化,删减了很多具体规定,这无疑为我们的学习减轻了压力。
各章变动情况整理如下:
章节 |
变化 |
|
第1章 |
新增 |
新增仲裁裁决的法定撤销情形,更正《民法通则》的过时内容 |
第2章 |
新增 |
新增《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的内容 |
第3章 |
调 |
结构调整,删除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原第二节合伙企业法的内容拆分成了五节 |
第4章 |
调 |
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的内容进行调整,保险法和票据法主要是表述性调整 |
第5章 |
调 |
整章内容表述进行了调整或完善,但实质性变动不大 |
第6章 |
调、新增 |
调整增值税税率(16%调为13%,10%调为9%);微调增值税税收优惠、专用发票的内容;新增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额抵扣,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进项税额以及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的规定 |
第7章 |
新增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弥补期限由5年延长至10年的规定;新增金融企业相关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抵免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政策税收优惠的规定 |
第8章 |
删 |
整章简化,尤其是大幅度简化了预算法的内容 |
为了方便大家预习,蜜蜂岛就关注度比较高的变动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公司法》司法解释(五)
关于股东退出公司的法定程序: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重大分歧案件时,应当注重调解。当事人协商一致以下列方式解决分歧,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①公司回购部分股东股份;②其他股东受让部分股东股份;③他人受让部分股东股份;④公司减资;⑤公司分立;⑥其他能够解决分歧,恢复公司正常经营,避免公司解散的方式。
关于公司利润分配: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的规定,分配利润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作出后,公司应当在决议载明的时间内完成利润分配。决议没有载明时间的,以公司章程规定的为准。决议、章程中均未规定时间或者时间超过一年的,公司应当自决议作出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利润分配。决议中载明的利润分配完成时间超过公司章程规定时间的,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决议中关于该时间的规定。
(二)新修订的《证券法》内容
新修订的《证券法》几乎影响到了“第四章 第一节 证券法律制度”方方面面的内容,下面给大家列示几处,整体内容还需要大家后期跟着老师课程全面系统地去掌握:
1.科创板闪亮登场。证券市场由原来的三个板块(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变为了四个板块(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科创板)。科创板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产物,是设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内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在该板块内实行注册制。
2.新增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分为两种:一是实行公开主义的注册制;二是实行准则主义的核准制。
3.新增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条件:(1)行业、技术符合科创板定位。(2)组织机构健全,持续经营满3年。(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控制度健全有效。(4)业务完整并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5)生产经营合法合规。
4.新增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落实证券发行注册制后,证券发行的程序:(1)作出发行决议。(2)聘请保荐人。(3)签订承销协议。(4)提出发行申请。(5)预披露。(6)发行注册。(7)信息披露、发行证券。(8)备案。(9)撤销注册决定。
5.新增科创板股票的发行程序:(1)发行人内部决议。(2)保荐人保荐并向证券交易所申报。(3)证券交易所审核并报送证监会发行注册。(4)证监会发行注册。(5)信息披露。(6)报备发行与承销方案、发行股票。(7)撤销注册。
6.新增股票的科创板上市条件。分别针对股票首次发行上市、红筹企业上市以及表决权差异企业上市进行了说明。
(三)增值税税率调整
税率 |
规定 |
基本税率 16%→13% |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除适用低税率、零税率和征收率外; (2)进口货物,除适用低税率外; (3)一般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4)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
低税率 10%→9% |
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进口下列货物: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
(四)其他
1.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自愿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自行开具(其他个人除外)。选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税务机关不再为其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3.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4.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5.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6.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7.金融企业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其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以下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3)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4)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8.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2年(24个月)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二、备考策略
变动一:《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的内容并不多,我们只需稍花时间便可以掌握。
变动二:关于新修订的《证券法》,可以说是我们今年教材变动最大的地方,而本身证券法的内容也比较晦涩难懂,不过大家不必担心,老师会在2020年课程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只要跟着老师课程走,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变动三:关于增值税税率调整的内容,小编已经为大家归纳总结在上述表格中,针对此部分的变动,考生掌握上述表格中的内容,就足以应对考试。
其他变动:针对教材其他变动,不足以成为大家学习的阻力,看似林林总总变动较多,实则大多为纸老虎,不会成为大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看完上述小编的分析后,有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教材已出版,2020年中级经济法的学习之旅正式启程,学习贵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在学习之旅中,蜜蜂岛会陪您砥砺前行!
-
【问】答案解析与正确选项是不是有背离啊?这样解释的话,4个选项都正确了【答】选项 A:只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如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等 )才可以选择简易计税,选项 B:是电影放映服务可选择简易计税,而电影发行服务不在可选择简易计税的范围内
-
【问】老师,这题好像不对,应该是16500(资料1)+20000+21000(资料2)+100000(资料3)=157500【答】A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利润总额
-
【问】这题的a选项为什么不对8周岁以下和未满8周岁不是一个意思吗【答】《民法典》中对于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界定: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A可能会让人有模糊理解,比如是否包含 8 周岁本身
-
【问】老师,资料3和资料4是重复的【答】您是指哪道题呢
-
【问】老师,请问,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0,盈余公积1000,这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答】股本:面值 1 元 / 股,共 1000 万股,需冲减 1000 万元,库存股成本:1000万股×4元/股=4000万元,差额:4000 万 - 1000 万 = 3000 万元,需依次冲减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余额为 2000 万元,全部冲减后剩余差额为: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剩余的 1000 万元差额需冲减盈余公积
-
【问】为什么解析的答案和选择的答案不一致啊 很多题目都是这样噢【答】可能是系统问题,已经更新了,您刷新看下哈
-
【问】为什么B和C的答案是一样的【答】已经更新了哈
-
【问】想知道清晰的解析计算讲解过程【答】账面价值 = 160000元−45000元=115000元,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各种清理费用加入到清理总成本,清理总成本=115000元+3000元=118000元,净损益=113000元-118000元=−5000元
-
【问】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5000(资料2)(资料3),45000应该是M、N负担的,题解里直接是N产品负担了,不对吧?【答】制造费用总额 = 资料(2)车间管理人员薪酬15,000元 + 资料(3)折旧45,000元 + 维修费15,000元 = 75,000元,N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 75,000 × 60% = 45,000元
-
【问】可以解释一下选项B吗?不是很清楚【答】代扣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应贷记 “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 科目 30 万元